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预计年零售终端(实体药店+电商)药品规模将达到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增速下滑显著。在城市实体药店中,中成药市场首次呈负增长,化学处方药成销售主体,抗肿瘤用药跃升“金牛”品类;帕博利珠单抗跻身处方药TOP10品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增长迅猛;非处方药(含OTC双跨)TOP10品种中,抗病*中成药表现亮眼。
图1:-E零售终端(实体药店+电商)药品规模(亿元)
图2:-H1零售终端实体药店与网上药店的药品规模(亿元)与增长率
图3:-E零售终端实体药店中西药规模(亿元)与增长率
图4:E零售终端城市实体药店TOP20品类(亚类)及发展趋势
图5:-E零售终端城市实体药店中化药处方与非处方药占比
表1:E零售终端城市实体药店处方药TOP10品种排名及增长趋势
表2:E零售终端城市实体药店非处方药(含OTC双跨)TOP10品种排名及增长趋势
总结:
受疫情影响实体药店中成药首次负增长,预计年化学药销售规模达亿元,在城市实体药店中,以往是以中成药OTC(含双跨用药)为销售主体,而如今,化学药的处方用药渐渐转为销售主体,达到40%的份额,对于同类药品的OTC的企业来说,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
在年预测数据中,处方药TOP10品种仅1个中成药上榜,其余9个为化学药;从药品的类别来看,有6个慢性疾病用药,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用药、降压药和降脂药。
年城市实体药店非处方药(含OTC与双跨)TOP10品种预测数据中,上榜品种均为常见病与补益类品种;从中西药分类来看,仅有1个化学药上榜,其余9个为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和双*连口服液等均上榜。
随着医药分开、降低药占比、流通两票制等医改*策落地,处方外流已是大势所趋,处方药外流将给基层医疗机构以及零售药店带来发展机遇,释放千亿级的市场。
面对市场如履薄冰的竞争,零售药店未来一定要在多元化、差异化跨界营销方面尝试突破同质化竞争,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利用卖场的空间,提高客单价,从而增加效益,增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来源:米内网/百度文库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商务合作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