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飞行人员合理用药与飞行安全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m.39.net/pf/a_5291113.html

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和批准的,在保证用药安全前提下,不需要凭借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列的处方购买的,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凭借自我判断,就可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在有些国家又被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thecounterdrug),简称OTC药,多用于感冒咳嗽、头痛发热和过敏等常见病的自行治疗。非处方药通常会在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警示语,并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等。尽管服用OTC药物不需要“谨遵医嘱”,但是一些OTC药却对飞行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其副作用可能会妨碍飞行员的控制能力,或对飞行员的判断和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就建议飞行员在服用某些导致嗜睡或镇静的非处方药时不要飞行,比如某些抗组胺药和助眠药。例如我*某部曾有一名轰炸机领航员在转场飞行时感冒,因怕影响继续飞行,在未向航医报告的情况下飞行前私自服用了感冒通、扑热息痛和息斯敏,结果过起飞后1小时出现头疼、头晕、困倦和耳部不适等症状,造成偏航事故征候。某些非处方药可能还会损害飞行员的心理功能,而且这种损害往往并不易被意识到。此外非处方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同样可能危及飞行安全,例如我*某部一名飞行员,飞行前感到牙疼,向航医要了4片磺胺药,航医嘱咐其飞行后再服用,但飞行员见离开飞尚有一段时间,就先服用了2片,半小时后开始飞行,到米高度时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恶心等症状,打开紧急供氧开关也未好转,只好勉强操纵飞机提前返航,着陆时速度过大,险些酿成飞行事故,事后查明为磺胺药物过敏所致。年,航空业和FAA的代表向飞行员发出了一封信,警告他们尽量不要在服药后飞行。根据行业和FAA的联合分析,FAA禁止的药物导致或有关的通用航空事故占到了事故总数12%。-年美国直升机安全团队的致命事故数据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服药后飞行之前要仔细阅读药物标签和说明,有些药物对机器操作、机动车驾驶或其他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任务有非常明确的警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组合使用尤其危险,应当询问药剂师有关药物组合的副作用,要知道抗组胺剂和助眠剂的作用可能会持续几天。同时谨慎用药也是规章要求,CCAR-61部第61.15条规定驾驶员“受到任何药物影响损及工作能力时,不得担任机组成员”。在选用OTC药物时,首先要确定有效成分没有副作用,单一成分比组合成分的更好,因为更有利于辨别;其次,如果药物警告说“可能会导致嗜睡”,或者建议使用者“开车或操作机器时小心”,那么这种药物对飞行同样是不安全的;最后,如果是第一次服用一种新药物,一般至少等待5次服药间隔后再飞行,并确保服药期间飞行前没有任何副作用症状。(建议观察期见下表)。有些OTC药物不推荐,如果选择了服药飞行,一定要确保药物不会损害安全。不要“抱有幻想”。(详见下表)最后:如果飞行人员感到身体不适,在就医的间隙,每次飞行前都要对自己的状况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估,当不适合飞行时就及时放弃。以下安全检查表是很好的工具。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