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检察院全面整治药店买药赠药行为 [复制链接]

1#

“促销”是时下各商家最热衷且有效的销售手法。药店也不例外。通过会员制的设立,药店的促销手段也是越玩越溜,诸如“会员卡积分兑礼品”、“买药送食用油”、“会员日专享8.5折”等纷纷用上。

在不少药店,店内随处可见“回馈会员惊爆价”、“买药赠惊喜”等字样的海报,海报上还列出一些打折药品及特价药品的名称,以此吸引顾客购药。实际上,很多药店的一些促销活动已经属于违法行为。

全市严查药店“买药赠药”

日前,据江苏法治报报道,年8月,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在食药领域专项行动中发现,某连锁药店存在违法赠药行为,比如部分处方药药品柜上张贴有“买5得6”“买4得5”等促销字样,部分甲类非处方药也有相似情形。

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

违反上述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以赠送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下的罚款,但是最高不超过3万元。

药店针对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实行“买药赠药”促销活动,不仅违背了上述规定,而且还违反了《药品广告法》相关条例,即一般处方药只能在国务院卫生行*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作广告。

促销信息易变“广告”

像上述案中提到的“买药赠药”的做法,在药店中并不少见,在全国存在普遍性,相关案例也被屡屡曝光。

《中国医药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处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在开展检查时,在一家药店发现店员存在违规促销药品行为,该药店店内一张海报上赫然写着“××牌参芪阿胶胶囊限时优惠,买二赠一”……起初,执法人员并没有太在意,毕竟药店也要顺应市场经济,有些保健食品做促销也是常有的事。可当执法人员顺手拿起一盒“××牌参芪阿胶胶囊”一看,却发现了问题。

原来,该品外标签上印有红色OTC标识(即甲类非处方药),显然,药店该行为属于以买药品赠药品的方式向公众赠送甲类非处方药,违反了《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相关规定。此外,执法人员还提醒该负责人,药店经营场所的药品促销信息很容易变成“广告”。而我国法律法规对药品广告有专门的审查要求,广大药店经营者应当主动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药店“买药赠药”为什么会是普遍现象?

“因为市场需求摆在那。买药赠药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这类人群有长期需求,比较看重药品的价格优惠。”一药店负责人这样说道。

“对于药店回笼资金、提升用户黏性来讲,买药赠药是一种很粗暴、很有效的办法。在一些经营者眼里,药品安全相比药店经营,地位还是轻了点。虽然买赠营销方式促使药店销量大大提高,但背后的风险让人心有余悸。

监管部门指出,赠药行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危害性:通常情况下,药店的赠药一般只针对价格偏高和销售量低的药品。

过度购药,造成浪费。赠药一般会设置超过正常使用数量的一次性购买量,利用部分消费者的"图便宜"心理,引导消费者多购买,达到药品促销目的。

容易发生用药差错。这里的用药差错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或消费者不适当地使用药物,会造成患者损害事件。因为很多赠药是甲类非处方药,没有医嘱或不在药师的指导下,患者或消费者凭自身经验自行继续服用药品,容易发生用药差错。

不过,在药店“买药赠药”活动中,用药风险问题往往会被轻易忽略。

营销必须“安全大于优惠”

药店制定营销活动,必须坚持药品“安全大于优惠”理念,目前老百姓更缺的是合理用药,如果“老百姓优惠购药”活动能在一个药学专业化的营销体系内开展,势必更有前景。

文章为整理,来源网络侵删

成果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