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药品有效期ne使用期限教你如何识别 [复制链接]

1#

“药的糖皮裂了,还能吃吗?”“这个药粘连在一起了,还能吃吗?”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明明药品还在保质期

却出现了变色、膨胀

粘连等变质现象

其实这都是由于

药品的不正确储存造成的

今天,

就来了解一下

如何识别变质药品、合理保存药品吧

这些药品外观改变后

绝对不能再使用

1片剂

正常药片表面干燥光亮,如果药片表面出现花斑、变色,外表的糖皮开裂、粘连,或者出现特殊的臭味,意味着已经变质了,不能再继续服用。

2胶囊剂

正常的胶囊壳坚硬光滑,如果外壳出现变软、变形、粘连或者药粉漏出等现象,说明已经不能继续服用。

3冲剂

正常冲剂的颗粒松散干燥、容易滚动,如果出现潮湿结块或粘连成团现象,说明药品已经变质。

4糖浆剂、合剂、酊剂

通常此类药物制剂的性状是澄清透明的,即使有少量沉淀,经过振摇后就可混匀;如果出现大量沉淀、块状物,或者酸胀、异臭、霉变、胀袋等异常现象,说明药品已经变质。

5粉针剂

正常粉针剂经过振摇后,粉粒细腻松散,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若振摇不散,溶解后溶液浑浊、有异物,说明药品变质。

6水针剂

正常水针剂应为澄清透明的液体,若液体变色、浑浊或析出沉淀、结晶,或出现絮状物,甚至同一批号颜色不一致,说明已经变质。

7膏剂、栓剂

如果膏剂、栓剂发霉、异臭、水油分层,或者发生结晶、颗粒,说明已经变质;但是如果栓剂只是发生了软化,则不必过度担心,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后继续使用。

8滴眼液、滴耳液

通常建议此类药品开封1个月内尽快用完,若出现结晶、浑浊、有絮状物、变色等现象,则不能继续服用。

如何合理储藏药品?

在购买药品后,要第一时间认真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按照“贮藏”要求保存药品。一般来说,大部分药品可在室温条件下保存。常见的药品保存条件及要求如下:

室温:10-30℃

阴凉处:<20℃

凉暗处:避光且<20℃

冷处:2-10℃

避光:避免日光直射

相较于常温下保存的药品来说,需要在低温处储存的药品并不是很多。凡在高温下会变质或变形的药品如胰岛素、活菌制剂、部分滴眼剂或其他生物制品等,都可在冰箱冷藏层2-8℃下保存,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来源:广东科普往期推荐p>贵阳市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开始征集

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进便利店销售乙类非处方药、二类医疗器械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小微企业个体户这些费用可以减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