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7月11日宣布将其业务由原有的两大业务分拆为三大业务部门:创新药物(InnovativeMedicines)、成熟药物(EstablishedMedicines)和消费者健康(ConsumerHealthcare)。该重组于财年生效。
“这个新构架代表了这些业务的自然演变。”辉瑞CEOIanRead在声明中表示,“当我们过度到年以后,我们预计将会得到更高、更持久的营收增长,我们认为这种新架构将更好地定位每一项业务,并让该业务实现其增长潜力。”
▲辉瑞此前的业务部门划分(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辉瑞最新业务部门划分(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最新业务划分
创新药物业务:包括辉医院业务(含抗感染和无菌注射剂)。
成熟药物业务:包括辉瑞的大部分专利到期的固体口服药物品牌,如如乐瑞卡、立普妥、络活喜、万艾可等,以及部分仿制药。
值得一提的是,辉瑞为了让该业务发挥其潜力,将为成熟药物业务设立独立的生产、市场、法规,提高其自主性。
消费者健康业务:包括辉瑞的非处方药。
当然,该业务的命运仍然悬而未决。早在年10月份,辉瑞就表示,正在研究消费者健康业务部门的战略替代方案,现在仍处于研究中。辉瑞计划在今年就该业务的命运做出决定。
重要人事变动
▲JohnYoung
▲AngelaHwang
辉瑞现任创新医疗业务CEOJohnYoung(杨宇翰)将和核心医疗业务CEOAngelaHwang(*玮明)一起领导新成立的创新药物业务。
Young将更专注于内科、肿瘤(包括生物仿制药)和罕见病;
Hwang将负责炎症、免疫(包括生物仿制药)、医院药品业务。
此外,Hwang还将负责消费者健康业务。
成熟药品业务,由MichaelGoettler领导。Goettler于年随着对惠氏的收购而加入辉瑞,现任辉瑞炎症及免疫全球总裁,负责辉瑞罕见病业务并推动辉瑞涉足基因治疗领域。
JohnYoung、AngelaHwang、MichaelGoettler三人向辉瑞的首席运营官艾伯乐汇报。
辉瑞面临着以创新为主的诺华的挑战。根据Evaluategroup的预测,诺华将在年成为制药行业第一。
辉瑞此次将原有框架下的两大业务负责人JohnYoung和AngelaHwang一起调整至创新药物业务旗下,可见辉瑞对于该业务的重视。
根据辉瑞年财报,创新药物(包括重组前的消费者健康)收入占全年收入的75%。
除此之外,辉瑞将其消费者健康业务单拎出来,无论未来是出售还是谋求更好的发展,都将更加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辉瑞“打脸”特朗普,提高种药物的价格。在宣布重组的前一天,辉瑞在经受美国总统特朗普炮轰之后,表示推迟药品提价计划。但最多推迟半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