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幽门螺杆菌理论是神话,还是骗局奥美拉唑转 [复制链接]

1#
自从西医西药进入中国,便很快在医疗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中药在同西医西药的交锋中迅速败下阵来。

西医西药绝对统治地位的形成是建立在确切疗效的基础之上的,并以科学的实验、庞大的数据和先进的技术为依托。以此看来,西医西药的成功是必然的。

虽然中西医之争从未间断,但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基本上成为共识。面对疾病的威胁,始终会有中医西医两种解决方案可供选择,这是中国人的福气。

中医知识属于全社会,而西医西药的理论则只掌握在极少数的科学家手中,这些科学家无一例外都是为医药企业服务的。所以也可以说,西医西药理论为医药企业服务的。

西医西药的发展模式之下,理论、科研、生产、销售成为一体,也是疾病解决方案的最有效的模式。

企业的逐利性,导致很多时候看不清事实的本来面目。这样的例子在是很多的,医药界也不例外。

天花乱坠的论述之下,是治病救人的良方,还是利欲熏心的骗局,有时真的难以分辨。

但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对于更多人而言则意味着只能人云亦云。

今天聊一聊幽门螺杆菌和质子泵抑制剂。因为幽门螺杆菌的理论现在非常流行。

感染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和慢性胃炎,出现反酸、烧心、胃痛、口臭等症状。

对照数据:我国约5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而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溃疡病的主要原因,更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

在此理论之下,一个巨大的市场被撬动。

幽门螺杆菌检查是胃病疾病的必查项目,而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质子泵抑制剂目前极为畅销的药品。

不但口服市场质子泵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临床输液也应用极多。简而言之,只要涉及到胃肠道,就会用到质子泵抑制剂。

目前看来,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效果还是值得信赖的,最常用的奥美拉唑已从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了。

但质子泵抑制剂滥用的情况也确实很常见。

很多患者在医生建议下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症状减医院检查,而是选择自行治疗,这也是导致质子泵抑制剂滥用的重要原因。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目前有三联和四联之分,基础用药为质子泵抑制剂+消炎药+铋剂。

质子泵抑制剂主要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

消炎药多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治疗幽门螺杆菌时,抗生素需大剂量的使用,反而会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也会产生耐药性、肝肾损伤等危害。

幽门乱杆菌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是否是由其导致?质子泵抑制剂药品的有何危害?这样的疑问好像不是很被重视,也好像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病乱投医,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未来的医疗市场,质子泵抑制剂想必还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治疗胃肠道常见疾病的西药品种是很少的,掰着手指头也能数清楚。相比较而言,中医的解决方案要多得多了,中成药品种也能面面俱到。

胃肠道疾病多有寒热虚实之分,更有寒热错杂、虚实结合的情况。西药似乎只能应付其中的“实证”,对于其他性质的病症好像没有什么办法。

平时的工作中,接触胃肠道疾病比较多,也有一些成功案例和治疗心得,以后有机会再总结整理吧。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平台所有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若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更多健康咨询,请长按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