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306/4349562.html▲佰傲谷年TG-Bio第二届免疫技术大会▲ICHE1-人群暴露程度,评价无生命威胁条件下长期治疗药物的临床安全性。E1的题目涵盖三方面意思:“人群暴露程度”代表样本量,换言之,多少人暴露于该在研药物?“评价无生命威胁条件下长期治疗药物”定义了E1的使用范围,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非危及生命性的疾病;2.长期治疗。长期治疗的定义是超过6个月的慢性或者间断性使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抗凝药、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等。“临床安全性”是安全性指导原则。E1的一般考虑原则ICHE1是一般的考虑原则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在这些考虑原则基础上,有一些具体的总体协定。原则1:“在临床药物研发期间的安全性评价要求能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与意求的药物长期使用相一致的一段合理时间内的药物的安全性特征。”这个原则是主要的考虑原则。“定性”的意思是在临床试验中要看研发中的药物会出现什么样的不良事件或者不良反应。“定量”的意思是不良事件或者不良反应的频率怎么样?这需要通过试验把它们检验出来的。“合理的时间”是应该能够较好的预测药物在上市后患者长期使用时的安全性特点。原则2:“为了能够达到定性和定量描述药物的安全性特征,需要一个合理的数据库。药物暴露的持续时间及其与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严重性的关系是考虑要点。”在构建这个数据库的时候需要考虑药物暴露持续多长时间?持续时间与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严重性的关系如何?这也是审评机构的一个考虑要点。原则3:“区分数据来源是较短期的暴露还是较长期的暴露”。药物的不良事件是在给药后比较短的时间内比如几个月出现的,还是在比较长的时间比如一年出现的,这些信息对于临床实际用药很有帮助。原则4:“如果发生率在一段时间内是变化的,应该根据不良事件的强度及其对药物风险-获益评价的重要性来描述。”如果发生率在一段时间内是变化的,应该要根据不良事件的强度,对药物的风险获益评价重要性来描述。比如一个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短期的临床周期中观察到是一个频率,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频率可能会增加,或者说强度可能会增加,这个时候就要综合考虑它的获益-风险比,确定获益是否大于风险。原则5:“临床期间的安全性评价并不要求描述罕见不良事件的特征(如0.1%)”。E1一般不要求描述罕见的不良事件,比如描述小于千分之一的不良事件,因为如果要求描述它,要求的样本量可能特别大,代价很大。原则6:“良好的设计可保证药物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好的判断力”。临床研究设计能显著地影响对药物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力。1.E1对试验设计做了一个总体的原则性的表述。其描述了不同的试验设计,对不良事件和药物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力做了一个总体的描述。2.关于试验设计的考虑,良好的试验设计可以保证药物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一个好的判断力。1)安慰剂对照设计:安慰剂对照是最好的设计,因为安慰剂对照能将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研究人群不良事件的背景发生率进行直接比较。在临床审评中,监管比较乐于看见安慰剂对照,因为它的证据级别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比是高还是低?如果高于安慰剂,也就是高于背景发生率,那么不良事件是否与药物相关?这些是监管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