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款海外品牌的退烧贴,希望你们能卖。”“一直用的一款止痛药,平台不销售,可以增加这一项吗?”这些对海外药品的需求来自电商平台的留言,且数量不少。李然是两个孩子的母亲,4年前带着女儿去韩国游玩时,正好赶上小孩发烧,便在当地的药店购买了退烧贴。“我女儿的皮肤容易过敏,这个退烧贴她用起来很温和,之后就一直用这款。”跨境药的另一大需求群体是了解海外药品、曾有过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国人,已经养成了使用海外药品的习惯。Luca意大利留学归国工作5年了,每次回意大利都会带一些自己常用的当地药品回来。但在过去的几年,因为出行不便,他的小药箱一度“断货”。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指向消费者对跨境药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跨境药品需求走高,需求供给皆有因李然、Luca只是千万个对跨境药品有需求的消费者的缩影。罗兰贝格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超过40%的一二三线城市消费者通过跨境进口平台购买进口药品及保健品等,消费规模和人数近几年一直保持迅猛增长态势。天猫国际医药数据显示,—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75%。京东健康数据显示,自年经营海外药品以来,连续三年同比增速高于50%。据估算,年全国跨境药品零售交易量超过亿元,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累计交易跨境药品零售订单超过1亿人次,购买过跨境药品的消费者超过2,万人。需求的上升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不无关系。近年来,消费者用药选择逐步多元,自主健康意识不断提高。部分海外品牌因为入局较早、品类更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此外,部分品牌经过更长时间的发展,对细分消费者需求有更深入研究,这奠定了产品的优势,因此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中国化学制药工业起步比国外晚,虽发展迅速,但近年来新品乏力,品类增速放缓,发展瓶颈凸显。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副会长纪珍强年在中国非处方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