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访刘昌孝借现代科学之力打开中药黑箱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m.39.net/disease/a_5528372.html
                            

冲破中西方文化壁垒,使中药疗效能为国际医学界理解和接受,科技赋能是一条重要路径——

人物介绍

刘昌孝,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医药传承数千载靠的是疗效,一剂中药方往往包含十几味甚至几十味中药材,到底是哪种成分起作用?它们怎样发挥治疗效果?……由于这些问题不容易回答,所以中药的作用机制常常被称为“黑箱”,从而难获国际医学界认可,中药国际化之路也困难重重。

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学科开拓者和带头人之一刘昌孝院士,结合多年科研实践经验,针对科学阐释中药疗效的方法路径、中药国际化等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阐释中药疗效要用好现代科学这一“工具”

记者:一直以来,说明白、讲清楚中药疗效的难点在哪儿?

刘昌孝:中药疗效之所以难解读,就是因为太复杂!一个化学药只是一个单体,可通过单靶点起到某种明确的治疗效果,而中药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一味中药本身就是包含了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成分的复杂物质,临床常用的中药复方往往囊括十几味甚至几十味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各种成分相互作用,又会产生新的复合物、络合物等。一服中药汤剂进入人体后,会进行非常复杂的代谢过程,并多靶点地作用于人体。解读这个过程比解读化学药疗效要艰难很多倍。

中药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成分上,更体现在理论上。离开了中医理论,中药就失去了灵魂,中医理论主张遣药组方,“君臣佐使”是基本理论,每一味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属性是构成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方剂中的每一味中药都处于变化之中,它们在不同配伍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发挥着不同作用。比如芍药在数以百计的处方中应用,它作君药时的起效机制与作臣药时完全不同,研究芍药的功效,不仅要研究它的主要起效成分,还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