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3个用药知识,医生习以为常,大多数人却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说明书上写着“空腹服用”

是不是饿得

肚子咕咕叫才算?

退烧药吃下去不管用

能不能再多吃一片?

换其他退烧药吃可行吗?

究竟如何有效

且正确用药?

01

退烧药吃得越多,退烧越快?

气温变化无常,咳嗽、发烧常见,发烧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吃退烧药,但你真的了解发烧发热吗?

发烧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当直肠温度超过37.6℃、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0℃,昼夜间波动超过1℃时即可视为发热;除个体差异外,参考值通常是指口腔温度≥37.3℃或者是腋温≥37℃。有部分宝宝体温虽高,但经过观察可发现,宝宝并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所以体温比较高的宝宝并不一定就是发烧,可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

发热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症状,是多种疾病都可以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应如何处理发热?第一步需要明确导致发热的原因,而在明确病因前不建议擅自退烧治疗。

退烧常用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等,其中后三者一般不得用于儿童。

退烧药物使用方法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用于退热。虽然联合或者交替使用可能更有效,但上述方式并不能够改善舒适度,而且尚不清楚这种体温降低是否具有临床意义。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服用的剂量不同,容易造成给药错误,因此常规不推荐二者联合使用或者交替使用。

一般在用药60分钟内可以观察到疗效,3~4小时达到疗效的峰值。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3~4小时,体温仍然较高,而且不适感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可将对乙酰氨基酚直接更换为布洛芬。

如果服用布洛芬3~4小时后,体温仍然较高,而且不适症状没有得到改善,也可以将布洛芬直接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这种现象可能与某些发热只对某一种退热药效果更好有关。

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更换为布洛芬或者布洛芬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只是单纯的药物替换,并不是交替使用。

药物替换vs药物交替

以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举例补充说明:

药物替换:泰诺林换成布洛芬后,如果有效,就一直使用布洛芬,不再使用泰诺林。

交替使用:泰诺林之后再用布洛芬,然后再用泰诺林,接着再布洛芬,不停换来换去。

许多感冒药如泰诺、白加黑等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合用退烧药(一般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避免过量,因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肝坏死等致命性的疾病。

温馨提示,若出现持续发热或新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02

药吃得越多,好得越快?

一些人认为药物的效果和剂量成正比,那么生病大量服药可行吗?温馨提示大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的指示服用适量的药物,切勿随意增减。

药物的剂量和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而是有一个合适的范围。如果药量低于这个范围,效果就会不足,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如果药量高于这个范围,药物的效果就会过强或者不变,但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危及生命。以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药氨氯地平为例,通常每日服药1~2片(5~10mg),如果因气候等原因导致血压升高时,合适的做法并非自行加量到3~4片(15~20mg),而是咨询医师换药或者联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药效,比如性别、年龄、体重等,其中最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