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用科学解释不了,那是科学的不对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一、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我看西方人给的定义是:可检验可解释可预测的知识系统。如果把这个定义用在餐饮界去解释,那肯德基麦当劳就是科学的,因为有标准,烤多长时间,油温多少等等,都是数字化的。而酒店的菜肴则是不科学,上一个厨师干的时候生意兴隆,换了一个厨师直接倒闭。

然后问上一个厨师,为什么你做的菜就那么好吃呢?可否用完整的标准来描述一下。他回答:我也描述不了,我可以告诉你用什么食材,用什么配料,但更多的还是临场的观察,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是清水养殖的鱼,我蒸一蒸就能出锅,但是你给我的是野生鱼,我得上花椒大料豆瓣酱加啤酒,否则泥腥味去不掉。

资本不喜欢投资以厨师来决定生死的餐饮,上市的中式餐饮多是以快餐店和火锅店为主,因为这样的餐饮可检验可解释可预测,很科学,投资性价比极高。

中式菜肴的做法,油温几许,盐醋若干,甚至还扔点花花草草的东西进去,这都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但却能做出来美味,这很不科学,怎么办?那就是你科学的不对。

二、我们从来不黑西医

医学本来没有的东西方之争,西方医学的发展时间也不长,明末之前,西方都是神学,不存在医学,后来有了些巫师,比我国的方士还低一个等级,更不要和中医的郎中来比了。

西医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很曲折的,准确地来说,它是工业革命之后才飞速发展的,因为出现了西医发展所需要的工具,工具的出现,对病源的观察从宏观走向了微观,这个我们要给予肯定的,确实我们老祖宗也是认可的。

在鲁迅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打算要把中文和中医都统统废掉,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文化不排他,幸好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特性,也保护了中医的传承,我们没有非黑即白的文化传统。

我个人认为西医还有一大功劳,就是化学药治化学病,中医老是守着传统的药方肯定不行,发病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中,以前是农耕社会,我对中医的理解就是“一物降一物”,比如用冰糖蒸梨祛痰。但是如今大工业发展,很多是化学病,我并不是吃五谷得了病,而是有*工种上班让我喉咙嘶哑有痰,这个时候吃冰糖蒸梨估计是不管用了。

对于发病环境的变化,中医也要与时俱进的,否则也会陷入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西医有优点也有不足,需要客观地看待它,没有必要给他捧上神坛。

两个人得同样的病,症状也一样,吃同样的西药,一个人好了,另外一个人没好,这种情况,西医也是没办法解释的,为什么他没办法解释,是因为机器没办法解释,机器只管提供数据,数据对上了,我只能给两人开同一种药。

三、中医人人都可以当

小时候身体不舒服,头痛身乏,母亲烧一碗红糖水加个鸡蛋,吃完了,活蹦乱跳,病就好了。红糖水鸡蛋是药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我现在年纪大了,算是想明白了,那是因为小时候营养不良,人生病了,补充能量后,身体免疫力提高,战胜了病*。

隔壁地主家的小儿子也不舒服,头痛身乏,和我相同症状,他也吃了碗红糖水鸡蛋,为什么病没好?原因其实很简单,我是营养不良生病的,他是吃饱了撑的生病的,虽然表现症状差不多,但是发病原因完全是两回事。

家庭小妙招其实还有很多,到我这一代基本失传了,因为不能用科学来解释,我也很少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