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焦IPO让14亿国人不再看病难,破 [复制链接]

1#
甘露聚糖肽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疾病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0118/4329289.html

“医疗行业没有快公司,进入的第一天,我们就要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就要准备在这里跑一辈子了。”

“创业公司最根本的生命力是进化。只有让自己的进化领先于行业变化,创业者才有可能在行业变化中找到机会。”

“跑马拉松一定不是看谁跑的姿势漂亮,谁的掌声多,而是要看最终谁能跑到终点。”

微医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廖杰远曾在多个场合把创业过程比作马拉松赛跑。如今,这家数字健康独角兽在经历了创业11年长跑之后,即将奔向IPO敲钟的舞台。

4月1日,微医正式递交了IPO招股书,拟在香港上市。

招股书显示,微医注册用户为2.22亿,MPU(月度付费用户)约为万人,医院数量超家,覆盖中国超过95%医院,平台注册医生数量超过27万名。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医院数量和数字医疗问诊量计算,微医已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市占率达15.5%,比第2-5名所提供的服务总和还要多,稳稳位居行业第一。

廖杰远的创业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技术出身,曾参与科大讯飞合作完成了语音引擎的雏形,原本有机会成为中国“AI语音教父”的他,却因多年前侄儿的一场意外,而切换到了医疗赛道。

他下定决心:“这辈子但凡我还能做一件事,那就是用我熟悉的IT技术来让老百姓看病方便一点。”

Part.1

龙岩基因、父亲鼓励,点燃创业小火苗

廖杰远出生于福建龙岩,是客家人“下南洋”的始发地,也是红*长征出发地之一,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还养育了美团王兴、字节跳动张一鸣、雪球方三文等一批互联网创业者。

福建商人被称为“闽商”,他们敢于冒险,敢于出海,敢于挑战既有的商业格局。步入互联网时代,也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展现出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力量。

正如廖杰远在龙岩市互联网精英联合会成立大会致辞时提到:“很多人都在问‘是什么样的龙岩基因成就了这些创业者?’我的理解是:牺牲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团结的力量。创业者都要有牺牲的精神,牺牲的精神源自于把用户的痛当成自己的痛、用户的难当成自己的难,为了用户的利益,愿意奉献自己,愿意牺牲自己,只有这样的奥秘,才可能真正开创一个全新的领域。”

廖杰远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亲在县供销社上班。上初中时,家里借钱买了一小块土地,把房子建在了半山上,因为当时这里的价格是城中平地的十分之一,能借到的钱只够买这一小块地。

他在博客里写过,小时候村里人听说辣椒和烤烟有销路,结果家家户户都去种,收成的时候却被贩子们告知销路不好,只能半卖半送,大半年的辛劳几乎白费。

长大一些去城里念书,才知道龙岩卷烟厂和村子只有一山之隔,“怕不辣”的江西只和村子隔了两座山。“那时才知道,烟和椒的销路其实一直都很好,村里人被贩子骗了。”但还没等自己把这事带回村里,村里人已经把烟田和椒田都改回了稻田。

估计谁也没有想到,多年后,廖杰远通过互联网技术,不仅实现了信息互联,还在医院之间的连接。

年代初,廖杰远的哥哥想从国企下海,或许这种创业的热情感染了廖杰远,在研究所工作的他后来也决定辞职经商。

父亲知道消息后,鼓励他说:“往正道走,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

多年后,廖杰远在信中感恩父爱,“他的远见,让我们有机会真正去磨砺自己,正是父亲的鼓励,让我们兄弟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从未惶恐过。”

Part.2

创办中国绿线,翻越三座“大山”

在创办微医之前,廖杰远已经在互联网和通信领域小有名气。

年,他出任天音软件公司总经理,带领科研小组推出了中国第一套能听会说的“中国话王”,并在全国销售了6万套。

转年,他的团队独立推出了第一台智能语音电脑“天音I代”,被国家科技部推举为国家火炬计划计算机领域十年成就的代表性成果。

年,廖杰远担任北京无限商机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尝试着把语音识别应用在PC、电信、无线网络上,并打通互联网、电话网与移动网络之间的壁垒。

过了三年,他辞去了无限商机总经理的职位,自主创办了中国绿线有限公司,主推语音服务平台业务。

为了建成这个呼叫平台,廖杰远和他的团队翻越了三座旁人看来不可逾越的“大山”。

第一座大山:怎么样申请到一个简单易记的号码;

第二座大山:怎么样获得五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支持,让全国各地的电话都能打得通;

第三座大山:呼叫中心不可能全国建,一进一出两趟长途,高额费用如何承受?

绿线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向客户收取的服务费。最大的支出就是为客户支付的长途话费,由于中国绿城从运营商那里没有享受到太多的话费优惠,所以话费支出远远高于收入的服务费。

员工们纷纷向廖杰远提建议调价,他确实调整了,只不过不是往上调,而是调整为零,免费为几家有影响的大企业赠送服务。

他给这次免费赠送的活动叫做“标杆战役”,理由是——“我是两条腿推进,一条腿是在和运营商艰辛的谈判,另外以最快的业务推进,在市场上形成影响力,有一个标杆作用,大企业在用相当于给我做了形象代言。”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把规模做上去,然后说服运营商把话费降下来。

运营商终于同意了降话费,中国绿线也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领先的技术,吸引了万美金的投资,并且于年6月实现盈亏平衡。

但好景不长。在原五大电信运营商对价格的掌控之下,中国绿线这个后来者很难做大,企业转型成必然趋势。

Part.3

挂号网,一次误诊事故引发的“转行”

年,在中国绿线的最后一次董事会上,创始人廖杰远宣布终止自己的这一次创业,转换方向——微医的前身“挂号网”由此而生。

对于这个选择,大部分股东、团队成员都很不理解。

他们buy-in的是做语音识别创业的廖杰远,并寄托了相当高的融资期望值,突然的转折意味着可能即将面临估值下调和投资损失。

晨兴资本(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石建明是廖杰远背后少有的支持者,他第一次听廖杰远说起挂号网的想法不由得一愣,那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但他仍然愿意*一把。

石建明认为:“杰远找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和需求,如果能够通过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廖杰远正式踏上互联网医疗之路,源于一次艰难的求医经历。

那年,廖杰远的侄子的腿上得了一种怪病,从福建、浙江到上海、北京四处问诊,耗时10个月,辗转7家医院,进行了两次手术后,却发现竟是误诊。孩子的膝关节遭受了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

当时,所有人的第一个反应都是愤怒,但廖杰远没有去找过那个专家,而是反问自己:

第一,我错在哪里?医院、大医生,因为面对复杂的疾病,我们是无知和无奈的。

第二,真正的问题在哪里?目前的医疗体系中,经过现代医学层层分科之后,医生更多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