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m.39.net/pf/bdfyy/处方药外流对零售药店形成的发展机遇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立医疗系统的收入严重依赖药品,造成药占比高、药价高、利益输送、医药贿赂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医改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取消“以药养医”,药品销售迎来结构调整。
处方外流,是近年医药零售领域的一个热词,自年开始,*策对于药店承接处方外流便开始了逐步探索。
处医院完成就诊、开具处方、获得药品,现在不再限制处方自由流动,药品由社会药店提供,就诊和药品分离。而医保控费、零加成、控制药占比等*策,是医院有动力放开部分处方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已增至1.76万亿,这其中,处方药占比大约在70%左右,非处方药占比大约在30%。因此,处方药外流将给零售药店开辟巨大的市场,每1%额份额便有超亿元的市场空间。
而截至目前来看,我国处方药在零售药店渠道的销售占比为13%,远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数据占比,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处方药流行连锁零售药店将是个长期发展趋势。
一、“蛋糕”外面的门锁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并不能像其他的商品一样随意的更换渠道,医院药房的整个体系是经过几十年演变而来,是在兼顾供给、安全、效率、费用、追责等因素的一种综合体系,要在这一综合体系之外搭建新的渠道,就要搭建一个比原体系更好的系统。否则,消费者就不会有动力来选择新的系统,而抛弃本来可以“一站式”解决的“看病-检查-取药”流程。要达到这一目的,零售药店想要吃到“处方药”供给站的蛋糕,至少要面临以下障碍:1、医保接入此前,由于资本介入等因素,大型连锁的利润增长,主要是由门店数量、客单价所带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药品连锁企业忽视了医保药店的重要性,并且之前医保药店的管理审批各地标准不一,也比较严格,限制了医保药店的数量增长,但处方药的医保需求与OTC产品不可同日而语,要承接“处方药”销售,医保药店可以认为是必须条件。在医保药店今年改为备案制以后,给合适的零售门店进行医保备案并进行严格管理应该是各连锁企业的当务之急。2、药事服务能力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品的使用是需要执业药师来进行把关的,合理用药是药品安全使用的条件,这就要求零售药店在承接“处方药”销售之前就要具有相应的药事服务能力,而我国注册的执业药师数量其实严重不足。另外,零售药店目前经营范围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处方外流”可能带来的中成药、中药制剂,还应当配备执业中药师,数量是明显不足的。3、药医院里拿药,由于医生的开药系统和药房的系统是联通的,所以可以确定的医院取出的药品,医院的药品种类、规格、生产厂家是不尽相同的,而一般的零售药店显然是很难备上万种不同的药品。如果用旗舰店来扮演“院旁店”的角色,也必须保证医院的种类,因为一旦有患者所取的药品缺货,医院或者其他的竞争对手处。一旦“处方外流”成为现实,旗医院门诊药房的部分职能,其营业面积、管理规范,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规定。根据卫生部印发的《二、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医院的门诊调剂室,日门诊量-人次,调剂室面积㎡-㎡,日门诊量1-人次,调剂室面积㎡-㎡;医院,日门诊量1-人次,调剂室面积㎡-㎡;日门诊量人次以上,每增加0人次,调剂室面积递增60㎡;日门诊量大于人次,每增加0人次,调剂室面积递增40㎡。4、医院本身就是一个“一站式解决方案”,要将患者争取过来,自身的品牌号召力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这就需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与超预期的服务,医院药房争取到院外来。
二、零售药店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零售药店在满足居民日常监控需求、医药产品推广、减轻医疗机构按诊负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年间,零售药店行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86%,截至年,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市场规模已到达亿元。
一方面,到目前为止,非处方药不仅是连锁药店收入的主要来源,相对于处方药来说它还为连锁药店带来了更多的利润。不过,长期来看,处方药收入和利润将会持续快速增长。
首先对于处方药收入来说,处方外流便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药店的处方药收入要远高于非处方药的收入,同时虽然带量采购*策大大压缩了处方药的毛利润,但“薄利多销”策略仍能使零售药店保持整体净利润的增长。
带量采购对于零售药店而言,不仅取得更多处方药品种,而且降低了处方药采购成本,低价处方药可以为药店吸引来更多的客户。
另一方面,连锁药店的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策监管和开店限制趋严,小连锁和单体药店逐步淘汰出局,连锁龙头的强者恒强效应和门店规模较小的新开企业的加入将使得行业头部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促进医药零售资源的整合。
由于连锁药店相比起单体药店,竞争优势明显,在存量竞争的市场下,连锁药店数量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从我国药店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几年,药店连锁化经营规模将持续提升。
三、零售连锁药店竞争格局
近些年,连锁药店的数量增速一直高于零售药店的增速,连锁药店相比一般零售药店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目前A股上市的几家大型连锁药店风生水起,已诞生了两家亿市值以上的企业,而其他连锁药店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下几家门店数多的连锁药房,无疑将承接处方外流最大的受益者。
1、大参林
作为医药零售行业最晚上市的地方龙头,大参林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目前已经走出广东走向了全国,截至年三季度,大参林的门店数量已超过了0家,近年来每年的扩张速度均维持在20%~30%之间。
虽然不是药店数量最多的企业,但大参林的产品盈利能力维持在行业内的较高水平,截至年,大参林实现营收收入.41亿元,净利润7.03亿元,药店日均坪效为89元/平米,日均坪效远高于其他竞争企业。
2、老百姓
老百姓创立于1年,8年引入外资后才开始进行战略布局,公司通过“自建+并购+加盟+联盟”四种方法迅速扩大,门店数量飞快增加。年老百姓上市,扩张提速,收购了兰州惠仁堂、扬州百信缘等各区域龙头药房,-年9月末,老百姓门店数量由家增至家。老百姓才是连锁药店最多的企业。
与此同时,老百姓的业绩快速增长,截至今年三季报末,老百姓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增长为20.91%和23.60%。
3、益丰药房
在百强连锁企业市占率达42.9%的当下,精细化运营能力才是公司不被淘汰的重要原因。进入门槛低或许是零售业的“通病”,但决定企业成败的绝对是强悍的内部管理能力,尽管益丰药房在近些年也大举扩张的策略,但企业的期间费用率却是逐年降低的,这或许是益丰药房连续六年居于行业前列的重要原因。
当然与龙头企业相比,益丰药房还存在一些不足,不过在期间费用下滑趋势下,益丰药房仍然值得期待。
4、一心堂
据一心堂年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92.39亿元,同比增长20.59%,创下新高;归母净利润为6.04亿元,同比增长24.80%。在第三季度,一心堂的营业收入为32.10亿元,同比增长23.39%;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增长27.87%;基本每股收益0.元,同比增长27.92%。一心堂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快速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年9月,一心堂的门店总数已达到了家。根据公司披露的门店数据,年一心堂的门店数量为家,10年的时间门店数量翻了5倍。在云南昆明可以完全体会到一心堂门店的密集度,百米一家一心堂,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5、国大药房
国药一致有两块主营业务,药品分销(药品批发业务)和医药零售,简言之就是“批零一体”。由于药品批发业务受*策管控,不允许办理新的药品经营许可,因此只能在存量市场上通过收购进行扩张。目前,国药一致药品分销企业已扩充至40多家,业务范围已覆盖广东省21个地级市以及广西14个地级市,同时,为了应对处方外流、分级诊疗*策,提升广大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分销板块积极布局零售诊疗业务,目前已在这35个地级市中,通过加盟和并购实现全国全网布局。
截至年8月底,国药一致下属的国大药房已经拥有超过7家门店,预计年将超过1万家门店。
6、高济医疗
高济医疗,是高瓴旗下专注大健康领域战略性投资与运营的实业公司。自年末开始,高济医疗开始大肆介入并整合连锁药店市场,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布局收购整合上万家实体药店,遍及全国21个省市,导致中国连锁药店市场集中度大幅度提升。根据数据显示,年整合药店的总体营收达亿元,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总的来看,实体连锁零售药店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来看,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阶段,虽然“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使连锁零售企业并没有被资本完全认可,但不得不说,处方外流将为实体连锁药房带来新一轮生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