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查看今日操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精选研报
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创业板最近涨势喜人,市值占比居首的医药板块再次成为市场热点。2月2日晚,美的集团从万东医疗()股东手里,受让了1.57亿股,占公司股本29.09%。消息一出,今天复牌的万东医疗直接被顶了一字板涨停。万东医疗主营CT扫描仪等,从分类上讲,可以将公司归位医疗器械行业。听上去是个高大上的细分赛道,但万东医疗股价的长期走势,却是来回震荡。所以有时候,眼花缭乱的概念只会给投资增添烦恼,而那些朴素的细分赛道,反倒是能带来稳稳的回报。医药行业中存在这种朴素的细分赛道吗?连锁药房在这方面颇有潜力。实际上,连锁药房的投资逻辑更像零售行业,而非医药行业。不要小看平平无奇的零售行业,喜欢梭哈医药赛道的高瓴资本,同样对零售业情有独钟——处在零售和医药交叉领域的连锁药房,自然也是高瓴布局的方向。我们认为,连锁药房的投资逻辑中包含三大战役,能否打赢这三大战役,将决定行业未来的方向。
第一战:李代桃僵
就像连锁便利店替代了夫妻杂货店,连锁药房的第一战便是替代单体药店(药店中的个体户)。从行业渗透率来看,年我国连锁药房数量占比仅为34%左右,而年的占比则达到了55%,这证实了连锁药房替代单体药店的逻辑。那么,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吗?趋势的顺利延续,本质上是商业模式和供应链的胜利。由于规模优势的存在,连锁药房比单体药店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能以更低的价格拿货。在这场战役中,连锁药店是不怕价格战的。甚至有些“无赖”的是,一些连锁药店为了抢地盘,当看到生意不错的单体药店之后,连锁药店往往直接在电梯药店附近再开新店,然后再通过压价,将对手挤出去。所以,我们认为,在替代单体药店的战役中,连锁药房将是最终胜利的一方。
第二战:诸侯割据
尽管连锁药房终将赢下渗透率提升的第一战,但提高行业集中度的第二场战役,将是一场惨烈的内战。以美日两国为例,美国前两名的连锁药房Walgreens和CVS,在行业中的市占率约为64%;集中度稍差一点的日本,行业排名前四的市场占有率也超过了36%。反观国内,我国目前还未出现美日那种全国性的连锁药房,而只有地区性的主导药房,同时行业中还存在着大量小型连锁药房,它们的存在使得行业集中度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年,四大上市连锁药房的市占率仅为5.99%;年,这一比例也只是提高到9.39%。问:比较有实力的“诸侯”,都有哪些武器来提升行业集中度?答:自建+并购+加盟,每一个都是烧钱的项目。诸侯们在舞台上跑马圈地,自然得向自己后台的股东们伸手要钱粮。也就是说,现阶段成为连锁药房的股东,要志存高远(不为短期被套患得患失),做好随时为上市公司输血的心理准备。比如说,鹅厂就通过就参与了某上市连锁药房的定增,说明还是看好这个赛道。鹅厂在果实还没成熟时,就着急地挤进赛道,等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再进来难道不好吗?实际上,吸引大资金入场的,还有连锁药房即将打响的第三场战役。
第三战:开源节流
连锁药房第三场战役的一个重点,医院“抢生意”——这便是开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去商业药房基本上都是购买非处方药,如果有一天,可以在药房买到处方药呢?这还真不是痴人说梦。美日两国实行的就是医药分离,医院不负责售药,药房才是主要的销售渠道。在大国医改的上半场,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以药养医的种种问题,因此,推进医药分离,让医院纯粹地为患者服务,把药品销售交给市场,便成了医改下半场的重点方向。年的疫情,加速了这种情况的到来。如果防疫措施不到位,医院极易成为交叉感染的源头。因此,居民就近到药房购药,不仅更方便,也更安全。另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深,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成了让老人们头疼的问题。假如腿脚不便的老人,医院购药,那就有点折腾了;而且老人也不熟悉网购、外卖,能让老人到就近的药房买到药,的确能提供不少方便。实际上,广东省已经开始试点高血压、糖尿病等处方药的销售向药房开放。所以,某个在南方占据地利之便的上市连锁药房,会最先受益。图片来源:安信证券研报说完了开源,再来谈谈节流。节流在财报上的直观体现是各种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的下降。从背后的商业模式上讲,成功节流离不开供应链的精耕细作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实际上可以从零售业寻找灵感。例如,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其实是在赚会员费——货架上的商品物美价廉,自然会让消费者觉得充会员值得,而这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对应到连锁药房,不少龙头公司已经在推进会员制度,一来赚了会员费,二来还增加了用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