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可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系统可查询 [复制链接]

1#

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药品目录评审结果查询通知:各申报企业可登陆“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系统”查询评审结果。

10月17日,各地专家组集结组成评审团队,研讨确定申报药品的技术特点,从而形成新增调入等方面的建议名单。

根据《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经过多轮评审,终于在今日发布评审结果查询通知。

据悉,目前约有不到一半左右的前期公示品种可能纳入新增调入名单。也就是说,只有大约不到个品种可能有机会进入下一步的谈判竞价。

根据相关*策,被纳入新增调入名单的产品并非万事大吉,相反,还需要经历如下三层重重磨砺:

01

点对点企业参与意向征求,由企业提供谈判材料。

02

经过药物经济学评价和医保基金测算,基本敲定医保目录品种。

03

进行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的医保支付标准谈判或竞价,从而确实目录品种的新支付标准及相关管理要求规范。

经过多年锤炼,医保目录调整已经愈发流程化、规范化、效率化。除了仍旧继续坚持有进有出,优化升级,与往届相比,这一次不再将所有已上市药品全部纳入评审,范围更加聚焦、精准,且鼓励创新的鲜明导向。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就年医保目录调整曾表示:年将新药截止时间从去年底放宽至今年目录调整方案发布前(年8月17日),充分体现了鼓励支持创新的态度。对于那些刚刚获批的创新药,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给予更快的准入机会。同时,将符合条件的新药纳入目录,也能够让广大参保患者更早受益。

从长期来看,每年动态调整机制为新获批新药和新获批适应症药品被纳入医保提供更快准入机会。

创新药势头大好,然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年8月国家医保局所提出“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需在3年内逐步消化”而由于实际各地执行进度不一,距离实质性落地还有距离。

根据年医保目录调整方案,之前未能进入到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的地方增补品种,有望在本次调整中纳入。然而在年医保目录调整完成后,各地剩下的需要消化调整的压力将大幅降低,预计后续各地增补品种消化速度将显著加快,所以这大概率将是增补品种纳入医保的最后机会。

另外,在支付标准方面,据专业人士分析,这一版的医保目录基本由存量与增量的搏弈——两部分构成。

存量就是现有目录的调整,其支付标准(价格)基本上会通过地方带量采购、阳光挂网议价、价格左右联动等方式确定。而增量部分,其医保支付标准除了国采品种外,主要引入了独家的准入谈判以及多家的竞价竞争。

回顾年,全国医保收入2.44万亿,同比增长10.2%。而年1-7月,全国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累计收入1.31万亿,同比降低7.7%,呈负增长;累计支出1.12万亿,同比降低2.2%,整体收支增速放缓。

从以往的谈判结果来看,预计新进目录药品降幅将50%起步。

(图片源自网络)

据悉,今年的准入谈判中,将组织专家严格把握有关标准和条件,同时伴随支付标准落地,相信又是一场残酷厮杀。

如您对《医保目录调整展望及重点公司影响分析》感兴趣,长按识别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