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医不能开中成药为何中医能开西药终是一线 [复制链接]

1#

导读

不让开中成药,没有问题,年近半百重学中医如何能保证准确辨证施治?终是一线医生永远置身于火线,很容易就变成炮灰。

来源:医脉通

作者: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是西医,我开中成药,我错了吗?

西医不培训不能开中成药

7月1日,国家医*医管局发布了通知,要求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出四点工作要求:制定省级和各医疗机构目录;重点监控目录内药品的临床应用;加强目录外药品的处方管理;加强药品临床使用监测和绩效考核。其中,第三点要求明确规定,除了中医类别的医师,其他医师需要经过中医药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并考核合格,才能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就是说,西医不能随便开具中成药处方了,需要在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辩证施治原则,才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

制订此规则的背景是,70%的中成药是由西医所开具,临床上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象较为突出。有报道称,西医开出的中成药处方不合格使用率达到了40%。为了规范临床中成药物的规范使用,避免西医对于中成药的滥用,制订此规则。但根据历来医改的原则,其最终目标应该包括减少中成药处方数,减少医保费用对于中成药的支出。如果不遵照此规定执行,导致的后果可能是超范围执业,如果造成不良后果,医方会被视为存在过错。

西医为什么不能开中成药?

当看到这个消息,笔者忍不住呵呵了一下。作为一个西医,中成药是经常开具的,但因为是急诊科医生,多数都是一些治疗感冒的中成药,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患者点名索要的。

如果实施了这个规定,临床上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仅代表个人观点)

1.患者取中药需要再挂中医科的号。会有更多的患者在门诊大骂,为了取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的药已经挂了三个号,取中药又要再挂一个号。

2.掌握窍门的患者会更多地选择挂中医科的号,因为可以同时取中药,包括中成药、饮片,还可以取西药。

3.急诊时间没有中医科的号,不能取中成药。患者投诉、吵闹,请保安维持一下秩序。

4.所有西医为了开具中成药都需要参加中医知识的培训,并保证考核合格。在一定时间内,医生轮流参加培训,临床工作人员减少,医院为此支出大量培训费用。

5.待培训完毕,一切恢复如前,西医仍旧凭借着感觉开具中成药,毕竟西医知识已经根深蒂固的医生仅靠一年中医药知识的培训,想要掌握辨证施治,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对于规范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笔者认为是很正确的、很必要的。中成药也是药,也有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应该合理使用。严格规定下,中医干中医的事情,西医干西医的事情,比较容易质控,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件好事。但凭借这种规定就想提高中成药的规范使用率,很难达到效果,降低中成药处方量的目标可能还是能够实现的。

根据笔者执业经验,急诊内科开具的中成药大部分都是OTC药物。患者不需要处方就可以在药店购得,并且通过自我判断病症就可以使用药物。只不过是因为可以医保报销,医院来取药。非处方药物可以靠患者的自我感觉应用,西医毕竟也是学过中医学课程的专业人士,却不能够处方这类药物,好像管理得严格了一些。

严格来说,《执业医师法》对于执业范围有明确规定,西医实施中医专业的诊疗行为就应该算超范围执业。但并没有明确规定西医能够开具中成药,或禁止开具中成药,因此临床上都在用。而目前已经有明确的规定指出,西医开中成药处方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2)经考核合格;3)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那么,未来必须要严格执行。

中医为什么能够开具西医处方?

与对西医严格管理相比,中医专业的限制好像没有那么多。西医内科专业的医生不能做手术,内科专业医师不能给儿童看病。而中医专业的医生执业范围却很广泛,医院可以看到,中医专业的医师可以开具西药、输液、做各个专业的手术。

年7月1日施行的《中医药法》第三条规定,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第十六条规定中医医疗机构配备医务人员应当以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主要提供中医药服务;经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在执业活动中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律师在针对中医专业医师执业范围解读的时候指出,国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中医专业医师不能开具西药,也没有明确规定中医可以开具西药。在这种情况下,普遍认为中医处方西药是可以的。

对于中医是否能进行西医专业手术的质疑声音一直不断,特别是涉及到妇产科、骨科手术的疑问。官方对此问题也有相关回复,其意见就是——“可以”,前提是中医获得专业相关培训,具备相应的技能,就可以开展西医所有的诊疗项目。但是,需要进行哪些培训,具备哪些技能,如何评价,如何考核?没有具体的规定,医院说你行就行,说你能干就能干,医院授权即可。于是,医院在风风火火地开展妇科手术、外科手术,特别是骨科手术,查询术者的执业范围都是中医专业。

写在最后的话

在见惯医疗圈风风雨雨之后,笔者心如止水,只希望每天上班能平安度过,没有人投诉,没有人死去。不让开中成药,没有问题,年近半百重学中医如何能保证准确辨证施治?但是,最讨厌的事是最终一线医生永远置身于火线,很容易就变成炮灰。

医疗事关民生,规范诊疗行为,严格管理,这样做是正确的。但要规范,就要全面规范,严格规定不允许超范围执业,所有医师都要严格执行。经过考核才能获得相应资质的专业,也应该像考执业医师一样,有权威的认证机构进行培训考核,严把质量关。要保证诊疗质量,先要严格医师资格质量,让所有有资质的医生能体面地活着。

医改不能只测算医保能节约多少开支,应该首先想到如何保证医生获得合理的收入、如何保证医生队伍人员充足、如何保证医生充足休息和再教育的权利、如何为医生创造一个安全的从业环境、医院能有足够的收入维持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是医生、护士、科室、医院24小时运转在保证人民能获得及时的救治,如果不能首先保障他们的利益,如何能谈到为民生做些事情?

笔者曾为了在北京能有栖身之地而去申请保障型住房,因为收入实在太低,很容易就获得了申请资格。但区里建造的一片保障型住房先优先提供给公务员购买,挑剩下的几套才会拿出来摇号。笔者心有不甘,抱怨说为什么公务员买房子都是位置好的,价格低的,还会获得补贴,不公平!笔者的老爸说,公务员是管理城市的,如果公务员的衣食住行都没有得到保障,他们如何能安心为人民服务呢?想想,好像是有道理的。

可谁来保障医生的工作的安全、足够的睡眠、规律的饮食以及栖身之所呢?

顾问律师:

梁雨,毕业于中国*法大学法学专业,现任北京仁创律师事务所主任。梁雨医疗法律专业团队长期从事医事法学研究及实务,有丰富的医疗法律从业经验。

精彩回顾

?半月内第5位!写在同我一起入职的医生好友猝死后……

?让林徽因香消玉殒的“白色瘟神”,只怕这个人

医学史上的7月12日

?博士生举报导师“装支架拿回扣”事件,初步处理结果来了!

?刚刚!村医集体辞职事件,国家卫健委回应了

戳这里,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