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磅山东解除二级医院中成药限方障碍, [复制链接]

1#
近日,山东省卫健委发布《关于转发国卫办医函[]号文件做好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山东省执行国家版重点监控目录并作出安排。中成药“限方”:山东县级(二级)医院暂不做硬性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成药“限方”问题,医院进行考核,而对县级(二级)医院暂不做硬性要求。这意味着,医院仍然不存在处方障碍,这也是国家版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公布后,首个省级卫健委明确中成药处方权限问题。《通知》指出,加强目录外药品处方管理要求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对县级(二级)医院暂不做硬性要求。中医类别以外医师在《通知》发布前已经取得相应医师资格并注册执业,且在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接受过中医学课程学习的,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可以开具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延续使用中医医师开具的中成药长期处方;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国家卫健委重点监控目录公布后,中成药处方受限在国家卫健委年7月1日《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非中医师需要经过至少1年以上的中医药培训才可开出中成药处方,政策一经发布,业界哗然。如果真的执行的话,那么全国的大部分医生是没法开中成药处方的,这势必造成中成药企业的严重影响。而此事关键的转折点应该是于8月末发生。国家卫健委发声:中成药限方是误读网上传出,年8月30日,在全国推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张宗久局长对于西医师处方中成药的政策做了最新解读,被业界理解为这是为中成药限方消除“紧箍咒”。据网传资料显示,上述会议上,解读为政策目的是鼓励西医学习中医药理论,遵循中医药特点规律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而非禁止或限制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成药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而政策实施范围和实施对象: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执行医院。对于县级(二级)医院暂不做硬性要求,将在下一步县级(二级)医院绩效考核中逐步实施。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25万全科医生和90万乡村医生,明确可以开具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延续使用中医师开具的中成药长期处方。医院中成药处方“解禁”的政策,是否与上述会议有关不得而知,但确确实实在省级层面打开了一扇窗户,其他省份是否会跟进,拭目以待。山东照单全收国家版重点监控目录,基药不纳入山东同时要求各地市确保把国家版重点监控品种全部纳入目录,可增补,也可直接执行省重点监控目录,原则上不应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内的药品纳入限制使用范围。《通知》要求,各医疗结构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调整目录,对本机构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处方审核率应达%。各省有自行调节重点监控目录的权限,医保目录被剔除,最后三年过渡期在今年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首次公布共涉及20个品种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后,多个省市积极响应号召,江西、内蒙古、青岛、黑龙江等地已经落实国家卫健委要求,制定并公布了重点监控目录。从各地发布的目录来看,对于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各省市有自行调节的权限,这意味着各省目录存在一定的可调整性。此外,新版医保目录中,将8个重点监控目录药品全部剔除目录,同时,国家医保局明确,各省不得调整医保目录,原省增补目录给予三年的过渡期调整,优先将重点监控目录品种调出省级目录之外。看来,重点监控药品未来的3年将是关键的过渡期,医院中药限方不做硬性规定,各省也有可能效仿。但总体来说,这类品种的大势已去,三年过渡期也许就是市场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相关药企应该做好务实的规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