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来看,引入辉瑞Paxlovid,这药到底有没有用,其实已经无需再争论了。医保局早前一直在与辉瑞谈判了,但始终没有敲定下价格,辉瑞要价依然太高。
根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对新冠治疗药物谈判情况的最新回应是:此次进入谈判的新冠治疗药物共3种,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辉瑞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因报价高未能成功。
我们知道,三年了,如果国内能研制出比辉瑞好的或药效接近、类似的有效药,还会有这场艰苦的谈判吗?国家会考虑将其纳入医保吗?因此,辉瑞Paxlovid有没有用,其实不言自明。
从Paxlovid的原理来看,是通过奈玛特韦抑制病毒里的蛋白酶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大幅度降低病毒载量和病毒复制速度,最终起到减轻病情,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的效果。不过,Paxlovid并非面向全人群的新冠治疗药物,它只是适合部分高龄高危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从当前的大量争议来看,这药到底该不该进医保。
为什么这药该不该进医保会产生大量的争论呢?原因在于,它的价格太高,从早前,辉瑞Paxlovid的定价是元一盒,后来是元一盒,从业内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Paxlovid本次医保谈判之后,谈到元/盒。但从目前来看,价格并未谈拢,从民众的诉求来看,元/盒依然是比较高的。
从医保局的谈判进度来看,价格还是没谈妥,辉瑞要价太高,最终,没能进医保。
从辉瑞的角度来看,它对价格不妥协有它的理由,医保局与辉瑞谈判的条件是,集中采购带来的大量市场,以及其他同类竞品的价格压制。但从辉瑞的角度来看,它对价格不妥协有它的理由,毕竟,作为新冠治疗药,它具备更大的疗效优势。在全球来看,Paxlovid供不应求,不愁卖,在这种情况下,辉瑞自然不愿意破坏它的价格体系。
进不进医保,为何价格非常关键?
从目前来看,辉瑞Paxlovid药能降低入院率,纳入医保,给老百姓多一个选择,从生命第一的角度讲无可厚非。但辉瑞Paxlovid药价格惊人,纳入医保,加重了医保负担,如果是基于为老百姓谋求价格上的福利,价格如何定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既要保证让普通老百姓能从中受益,同时又不能对医保基金造成太大的负担,这其中需要取得一个平衡。
因为医保基金的总盘子是有限的,是十四亿老百姓的救命钱,辉瑞药如果以高价纳入医保后,带来的冲击或是,正常的药可能被挤出去的,而且不会是个小数目。
况且目前的现实问题是医保资金严重不足,过去几年大量资金用于采购中医药,实行核酸检测,修建隔离点,推广灭活疫苗,这期间创造了以岭,sinovec等多个百亿市值的财富神话,医保资金消耗非常大。
而如果价格太高,很可能它不能普及到更多的人,因为如果真进医保并能保证供应量,以现在高峰期的感染量,医保资金很大一部分可能要被这个药消耗掉。因此,为降低医保资金的消耗,这很可能导致药品供应量不平衡,比如说,在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老年人的基数就更大,辉瑞药可以随时进社区。
但在小城市,老人群体也是脆弱人群,高价的辉瑞药能进社区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医院定点开出,就已经不错了。因此,大城市、小县城、农村的分配会不平衡,但事实上,恰恰是农村、小县城里面的百姓更需要这种药,毕竟,医保报销八九成,对他们来说,是降低了很大的医疗花费负担。
但在一二线大城市,明显能更好的享受医保福利,两三千块钱的售价对他们而言是在经济承受范围之内的,他们完全可以自费购买承担,而小地方占用的资源更少,收入更低,高价进口药纳入医保本质是跟穷人抢医保里面那点钱。因此,只有把价格打下来,让它大量的被供应到更广泛的基层地区,才能确保公平的价值。
因此,辉瑞要价太高,这无疑与该药纳入医保的初衷不符,那自然就可以选择可替代的产品。比如国产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等。而包括国产阿兹夫定片、Paxlovid、莫诺拉韦胶囊等,医保都将临时性支付到年3月31日。
毕竟,我们的感染人数是数以亿计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的让有限的医保资金救治更多人,才是我们政策的首要选择!医保费用是有限的,这里多花了那里必然少花。一个患者把十几个患者的医保资金耗光,这不是政策的最优解。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按,辉瑞Paxlovid药没有进医保也不是坏事。因为,这个药被实践证明确实对于重症管用,当下已经在引进,老百姓依然可以用到辉瑞药,但没有必要一定进医保。
进了医保,不一定人人都能用到,国产已有替代产品
有网友观点认为,太多药进了医保之后,普通人根本买不到了,还不如自费的时候。进了以后最好是可以统一采购,医院、医院的开方用药。保证相对公平。如果不能统一采购,再不严格约束销售政策的话。那普通群众就等着权贵们人手四五盒之后,再一窝蜂去抢吧。真进了医保,有医保局的限制,医院想尽办法少开处方。
目前的问题也不是有药而买不起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货源的问题。Paxlovid不进医保,起码很多真的有基础疾病的病患家属自费还能买得到。打个比方就是,如果高速收费,大家都能畅通无阻,如果高速免费,堵车堵的水泄不通的局面就会出现。
辉瑞Paxlovid属于3CL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3CL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病毒后续的一系列复制活动。有消息指出,目前,中国药企中,有多家企业也正在开发类似的新冠口服药。
目前进展最快的是,是先声药业(.HK)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开发的3CL靶点新冠治疗口服药SIM。而国产3CL靶点新冠治疗口服药将具备很大的价格竞争优势。当然,在疗效方面,究竟几何,与辉瑞药的差距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本质上,辉瑞不愿意在价格上妥协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因为我们谈判的筹码其实还是用技术换市场,从过去的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到今天的莫得纳mRNA疫苗、辉瑞P药,技术换能成功的前提,是自己的手里的技术与对方差距没那么大的时候,或者说能让对方感受到潜在的产品技术威胁的时候,那个时候,对方在价格上就会妥协,放量销售,进而压制你的药物研发与销售能力,把潜在威胁扼杀在摇篮中。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我们自己的药品与技术还做不到与辉瑞Paxlovid药抗衡的水平,对方手里的筹码太多,我们手里的筹码不够。
当前我们的医保政策也考虑到了抗疫成本问题,医保是保底救命的,关键是让更大多数人得到保护,如果背离了这个初衷,不进医保依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只不过,辉瑞,对于许多重症患者而言,依然是一种可以自费的选择,这种结果,也避免了高价辉瑞药掏空医保,从这个角度来看,谈判未成功,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作者:王新喜TMT资深评论人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