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缺钙补钙,因钙而生的烦恼如何解 [复制链接]

1#

从宝宝夜啼出牙晚,到儿童多动易感冒,从青少年生长缓慢,到中老年骨质疏松;从“万不可错过婴幼儿补钙临界期”到“三十岁后补钙就来不及了”……缺钙带来的焦虑跨越了几代人,几乎贯穿了人生各个阶段。与此同时,补钙的话题一面系着亲情纽带,一面贴着养生标签,热度长年不减,我们究竟该如何理性看待?

缺钙,问题还在吗?

80、90后对于“补钙”二字再熟悉不过,那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萦绕着整个童年。曾经,还是孩子的他们,在匆忙出门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端起妈妈递来的牛奶一饮而尽;而今,有了孩子的他们,一面为了子女营养问题刷遍网上测评,一面惦记着父母的钙片见底了没有。光阴荏苒,缺钙的问题解决了吗?

“客观地说,钙摄入不足问题仍然存在,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至59岁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3毫克,而成人推荐量是每天毫克,只达到了推荐量的41%,差距明显。”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李世阳说。

毫克的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来说,每毫升牛奶中的钙含量大约在90至毫克。我们每天坚持喝一盒毫升的牛奶,所摄取的钙仅到推荐量的三分之一。曾有“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的说法,后来变成了“一斤奶”,或许原因正在于此。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指出,奶类摄入不足是我国居民钙摄入不足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我国居民奶类平均摄入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各人群消费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水平。根据该报告,我国老年人与农村居民的钙摄入不足问题更为严峻。

说起钙在人体中发挥的作用,人们直观上会想到其对骨骼的影响。事实上,钙不仅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构成成分,还起到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参与调节和维持细胞功能、体液酸碱平衡,参与血液凝固、激素分泌等作用。

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蔡晶晶说:“我们应当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不同年龄段缺钙的表现不同:儿童出现情绪烦躁、入睡难、易惊醒、醒后大汗、偏食、免疫力低下,青少年出现腿疼、抽筋、易疲劳,成年人腰酸背痛、乏力,老年人身高下降、食欲减退、便秘、牙齿脱落等,都是较为典型的缺钙症状,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此外,缺钙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直结肠癌等癌症风险。”

怎样才能准确判断自己是否缺钙呢?李世阳说:“我们体检时一般都会做超声骨密度测定,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快捷的骨质疏松筛查方法,其结果可以用来参考。如果发现有骨质疏松风险或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建议选择双能X线(DXA)检查,它能够更准确地检测人体重点部位骨密度情况。由于这个检查费用贵一些、检查时间也比较长,所以一般体检项目中并不包含,它的安全性大家不必担心,辐射量非常低。”

补钙,一门吃动平衡的艺术

你一定会问:想要日常补钙,应该吃什么呢?

“当然是吃饭,好好吃饭。”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孟晖说,“从天然食物中补钙是最理想的,如果每天摄入足量奶制品、大豆制品、蔬菜、坚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那么完全不必另外吃钙片。对于缺钙问题,要把注意力放在改变过去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上,现在挑食、偏食的人很多,还有一些人为了减重吃得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不光是钙摄入不足,蛋白质、维生素很可能也是缺乏的。”

“好好吃饭”四个字,知易行难。尤其对于经常在外就餐的上班族来说,膳食平衡几乎是件奢侈的事。

“食堂里想吃的不多,外卖常点的就那几家,营养肯定不全面,所以想要额外补一些。”赵同学正在读研究生一年级,是个“养生达人”,一个长方形小药盒随身携带,上面有7个小格子。“每天吃一格,每格有5粒,这一粒是补钙的,这是复合维生素B。”赵同学说,他已经保持这个习惯好几年了,对于每个阶段补什么,他凭感觉决定。

许多年轻人像赵同学一样非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